(一)现象:粘砂到底长什么样
浇注后,铸件表面像“贴”了一层砂壳,用锉刀都难锉掉,这就叫机械粘砂;如果砂壳发黑、发亮,像釉,那是化学粘砂。两者都影响尺寸与后序加工,而根子往往出在树脂砂的“配方”。
(二)树脂砂为什么会“粘”
砂粒被液态金属冲刷后,树脂膜烧蚀,失去粘结力,砂粒随金属液渗入表面孔隙;同时,树脂分解物在高温下与金属氧化物反应,形成低熔点玻璃相,把砂牢牢焊在铸件上。只要型砂的“耐热壳”在1200 ℃以上保持完整,粘砂就能被挡在外面。
(三)先别急着加涂料,先调这三类参数
粒度与分布
? 70/140目石英砂最常用,但粗砂抗冲刷、细砂抗渗透。出现粘砂时,把AFS细度从55降到45(略粗),同时保持三筛集中度≥75 %,可把金属渗透深度减一半。
树脂加入量与固化剂比例
? 树脂量升高,砂芯强度好,但烧蚀残渣多,反而助粘。把树脂从1.4 %降到1.1 %,固化剂(磺酸)从45 %降到35 %,高温残留减少,粘砂面积可降低30 %。
? 若强度不足,可改用高活性树脂(呋喃Ⅱ型→呋喃Ⅰ型),在同等加入量下抗拉强度提高0.2 MPa,却不增加残渣。
附加耐火材料
? 在砂中加入2 %~3 %的200目氧化铝粉或4 %铬铁矿砂,可把型壁耐火度推上1400 ℃,金属液“啃”不动。
? 氧化铝还能细化烧结层,形成致密“釉”,既防粘又易清砂。
(四)现场检查三步法
① 取浇口杯正下方砂样,做筛分:若<140目比例>25 %,粒度太细,换粗砂或补加回收砂。
② 测24 h抗拉强度:0.8 MPa够用,>1.2 MPa则树脂过量,可直接扣减0.1 %树脂。
③ 做900 ℃灼减:残渣>2.5 %时,树脂或固化剂偏高,按0.1 %步长递减再做浇注试验。
(五)常见误区提醒
? 一味刷涂料:涂料只能补“漏洞”,型砂本身不耐火,刷再厚也会“起泡”掉皮。
? 随意加新砂:新砂棱角锋利,树脂消耗增加,反而降低高温强度?;厥丈把仿时3?0 %左右最经济。
? 盲目提高固化温度:>35 ℃固化会加速磺酸分解,残留硫酸盐增多,加剧化学粘砂。
(六)小结
树脂砂粘砂≠无解,把粒度、树脂量、耐火填料三项核心参数调到“耐热壳”能抗住金属液温度,铸件自然“脱壳”干净。记住口诀:粗一点、少一点、补一点——粒度略粗,树脂略少,耐火料补一点,粘砂问题就能迎刃而解。
版权所有 :漳州海力机械_球墨铸铁件_阀门零件_汽车配件专业铸造厂
技术支持:海力机械